亮剑“十三五”(四)|间质性肺病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
来源: 呼吸界 2017-05-06

间质性肺病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


项目负责人:徐作军 

牵头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研究背景及目的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由多种不同病因导致的双肺弥漫性病变,包括原因明确的继发性间质性肺病、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肉芽肿性肺病及其他间质性肺病等。


该类疾病在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上有颇多相似之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存在很大困难,而不同原因的ILD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巨大,加之许多医疗机构对该类疾病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上常出现误诊、误治,浪费了国家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目前我国ILD诊治方面存在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本国ILD流行病学资料,缺乏诊治相关的精准化指标,诊断水平落后,治疗不规范。



本项目将按照精准医学研究模式,有效整合现有资源,联合北京、上海、广州区域5家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疗有一定基础的大型综合医院和1家基因生化研究单位,形成ILD精准诊疗技术的创新和培训团队,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学为技术支撑,筛选出对ILD预防干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药物治疗、病情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常见ILD的临床精准诊疗路径和预防监控体系,并在全国建立4个ILD精准诊疗临床路径/指南推广和培训中心(呼吸-病理-放射多学科临床诊治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省级医院-县市级医院3级诊疗技术体系的辐射,带动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形成ILD临床诊疗精准医学多学科融合,以解决目前我国ILD预防、诊断和治疗(防诊治)过程中的系列“瓶颈”问题,全面提高我国ILD诊疗水平,节省医疗资源。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项目将分为三个子课题,相互之间紧密衔接,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完成。


1.常见间质性肺病基础数据平台的建立


建立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全国常见ILD临床资料和标本基础数据平台。拟收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200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肺病1000例,肉芽肿性肺疾病1400例,并纳入1:1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人群。


(1)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①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②辅助检查资料:血常规、生化、自身抗体、尿常规等,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胸部影像学、各种呼吸问卷评分、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资料;③诊疗经过及完整的预后随访资料(每 6个月随访一次)。


(2)生物标本资料包括:①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入组及随访时的外周血标本、尿标本;②对于接受组织活检的患者,收集组织标本;③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



2. 常见间质性肺病生物标记物特征图谱的建立


以基础数据平台为基础,采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免疫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在结合临床信息(临床诊断、治疗反应、疾病进展及转归等)的基础上提炼出用于ILD易感预测、诊断、临床分型、指导治疗和预后转归等相关生物标志物,建立中国常见ILD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图谱。


3. 常见间质性肺病精准诊疗路径的制定和推广


(1)制定常见ILD 精准防诊治的新标准:①以生物标志物特征图谱为基础,结合临床诊断新技术,制定不同ILD 临床精准诊断新标准。②结合不同ILD 药物基因组学,制定精准个体化治疗新标准。③通过对不同疾病、不同病情、不同治疗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制定可用于疾病风险预测、病情监测、预后判断及药物治疗反应的判断新标准。④建立包括基因易感性、早期预警症状识别、早期临床干预等环节的以早诊早治为核心的新的预防干预体系。


(2)建立多学科临床诊治示范基地,将精准诊疗的临床路径/指南在全国推广:①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ILD 精准诊疗临床路径/方案。②在华北、华东、华南和华西四个地理区域,建立4家具有示范作用的ILD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临床路径/指南推广和培训中心(包括呼吸科–病理科–放射科多学科临床诊治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省级综合医院-县/市级医院3级诊疗技术体系的辐射效果,形成ILD精准诊疗多学科融合,全面提高我国呼吸科-病理科-放射科医师对ILD的诊疗水平和临床科研能力。


本项目的特色和意义


通过本项目研究,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常见ILD患者的统一的、系统的临床资料库和生物标本库,为进一步开展ILD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前提和基础:筛选和建立适用于中国常见ILD的临床防诊疗生物标志物特征图谱;制定常见ILD精准诊疗的临床路径或指南,并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我国呼吸科-病理科-放射科医师的ILD诊疗水平。


本项目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本领域学科带头人和不同年龄层次的研究梯队;在给患者带来精准化诊疗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