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来源: 呼吸界 2017-03-14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我们普通健康人群来说,营养是每天生活的基础,是维持身体代谢、生命活动的保障。而对于入住RICU的患者,由于感染、呼吸衰竭、发热、应激等因素,一方面,使得患者消耗增加;另一方面,脓毒症、创伤、休克、卧床和再灌注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会诱发分解代谢显著增加,内源性蛋白质、脂肪分解超过合成,还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肝糖异生引起的血糖升高。最终出现内源性氨基酸、游离脂肪酸与甘油三酯和葡萄糖释放,使得循环中内源性营养物质富足。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朱光发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郭丰医生为我们带来了有关重症患者的营养策略和对2016年重症营养指南的解读。



尽早启动肠内营养,分期选择营养素


他们强调了对于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如果无肠内营养的禁忌证,应早期启动肠内营养而不是静脉营养的供给方式。


无论营养风险程度高低,对于急性期的脓毒症和休克患者,早期不单独使用肠外营养或者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在24~48h内,尽快完成复苏,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及早开始肠内营养。推荐早期给予目标量20%~30%的滋养性喂养,之后根据患者感染阶段性代谢变化给予低热卡肠内喂养方案。要求营养素能发挥营养支持、稳定血糖、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肠蠕动、带入有益菌、增强自噬、抑制氧化应激、促进修复等作用。可选用稳定低糖缓释配方、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高可溶性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如能全力、康全力,均符合重症感染患者的营养要求。



可溶性纤维的作用不可小觑


郭丰教授尤其强调了加入可溶性纤维的必要性,可溶性纤维能促进营养吸收和肠道蠕动,起到通便、减少腹胀的作用。含有益生元的可溶性纤维还能改善肠道微环境,促进有益菌生长,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内菌群易位,还能减少腹泻。对于需要限制液体入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高能量密度的肠内营养配方,如能全力,能够减轻液体负荷,增加患者喂养耐受性。


通过两位专家的讲解,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2016年重症营养指南的理解,对于重症患者宜尽早开始肠内营养,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选择合理有效的营养制剂。


(文/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闫冰迪)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