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之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凭啥能连续七年力拔头筹
来源: 呼吸界 2016-11-14

五虎上将系列1


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邀请全国37个临床专科的3969名国内著名同行专家担任评审的《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和《2015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11月13日在上海发布,全国100家最佳医院和37个最佳专科名单揭晓。这是自2010年以来,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一年一度的第七次发布。


以呼吸学科为例,2015年和2014年位居前10名的医院中,仅有中日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名次有变,中日医院从以往未进入前10,2014年至第10名,2015年跃居第5名;北京朝阳医院从2009年的第2名、之后历年的4~6名,2015年退居第8名;上海瑞金医院从第9名略移后1名,成为第10名,为不具显著意义变动。排名的标准和变化与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获奖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5年度全国最佳专科排行榜》呼吸科


《2009-2015 年度中国医院最佳呼吸专科声誉排行变化曲线图》


拥有何种实力才能盘居榜首?呼吸领域“五虎上将”有何为?


从今天开始,《呼吸界》带你一览在呼吸专科领域排名前五的医院,邀请最强呼吸专科掌门人依次介绍他们的团队,我们拭目以待。



恭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连续七年摘得桂冠。本期我们邀请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介绍团队概况。


重大疫情危急时刻堪当重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简称呼研所)创建于1979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机构之一。在学科带头人钟南山、侯恕等老专家的带领下,坚持“临床与研究并重”,“呼吸与危重症救治兼顾发展”和“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的学科建设思路,经过30多年的努力,学科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建立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呼吸疾病诊治和危重症救治平台。


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在钟南山院士带领下,率先建立SARS 隔离病房并成为“广东省危重SARS 患者的救治中心”。在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救治方案、发病机制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抗击SARS战场的“中流砥柱”。


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甲流)来袭,在抗非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厚积薄发,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疫情,成功救治了危重症甲流病人。


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在广州呼研所的全力救治下,除了一例有基础病的患者外,全部康复出院。



金牌在手 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30多年的学科建设,广州呼研所在慢阻肺、哮喘与变态反应、呼吸危重症、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新发呼吸道传染病、胸外科、气道内介入治疗、慢性咳嗽、肺部肿瘤、睡眠呼吸障碍、间质性肺疾病与肺部少见病、肺血管病等领域都拥有相应的学科团队。目前的核心团队专家有钟南山(院士)、陈荣昌、冉丕鑫、何建行、黎毅敏、郑劲平、李时悦、陈凌等。目前,广州呼研所拥有1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呼吸专业));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变态反应疾病学、肿瘤学和胸外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1)突发性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与肺损伤;(2)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支气管肺癌。



实验室组建了一支由院士领衔、教授支撑、青年学者为骨干的科研队伍。近年来,培养和引进了国自然杰出青年基金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中组部“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创新(青年)人才、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人才等多名的中青年人才,增强了学科创新和研究的能力。其中有35人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任职。实验室2010年-2015年期间来共获批总研究经费23953.13万元。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级项目近达200余项;通讯单位署名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Lancet》、《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PNAS》等著名医学杂志发表SCI文章达540余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授权专利130余项(发明专利90余项);主编专著及教材10余部、参编30余部;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共识等11部。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平台的支持下,广州呼研所不断前行。新的1万多平米的基础实验研究基地于2016年8月正式启用。占地83亩的“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在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的联合支持下准备开建。广州呼研所将会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原则--“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与国内外同行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发展。争取成为我国呼吸疾病的诊疗与研究基地,新发急性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救治与研究基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基地,相关产品研发的产学研基地、少见肺部疾病的会诊中心和临床与研究的人才培养中心。



本文为《呼吸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