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揭榜现场 一位呼吸科主任写下的感悟
来源: 呼吸界 2016-11-14

小编推荐


这是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长江学者曹彬写的文章。昨天,刚刚参加完复旦排行榜发布会的曹彬在浦东机场禁不住有感而发,从现场感受到人生感悟,他从几位院士的对话中汲取了最宝贵的职业精髓,特别写下来希望在《呼吸界》和大家分享。



感悟


昨日和王辰院长在上海参加“百家争鸣医院学科建设论坛——暨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发布会(简称复旦排行榜)”。医疗界对该排行榜认可度比较高,有幸亲临现场感受排行榜发布仪式,感悟颇深。

 

上午的论坛无疑有两个亮点,一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高解春所长公布全国主要学科最佳专科榜单;另一个就是王辰、葛均波、张志愿和宁光四位院士参加的专题讨论“院士一席谈——顶尖学科养成记”。中日医院呼吸专科排名由2014年的第十名升至第五名,仅次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日医院呼吸学科进步这么快,我很高兴。



学科建设得靠学科带头人


谈到学科发展,四位院士不约而同谈到学科带头人。高解春所长介绍王辰院士的时候,说到从北京朝阳医院到北京医院再到中日医院,王辰院士带起了三家医院的呼吸科,高所长把这种现象定义为“王辰现象”,说明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曹彬、葛均波、王辰、张志愿、宁光


宁光教授谈到学科建设,甚至只归结为一条,那就是“一个人”——学科带头人。好的学科带头人有两个条件,一是:尊重老师,培养学生;另一个是:想做事。宁光教授深情回忆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创始人邝安堃教授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带领年青医生测定皮质激素水平,确诊国内第一例原发醛固酮增多症,陈家伦和许曼音两位先生明确科室发展长久目标,提携后进,合理安排科室年青同事进修学习。好的学科带头人保证了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的发展。


学科带头人要有理想、胸怀、思路


王辰院士谈到好的学科带头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同时要有胸怀。学科发展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有做事的人和团队,这是定局之举,是核心的核心。要做事、善做事、依法度做事,内心澎湃着做事的激情。第二个条件是有市场,像呼吸病这样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崛起的空间。第三个条件是有医院资源支持,学科带头人要善于领导“领导”(第一个领导是动词),因为所有医院领导都是愿意被领导的。第四个条件有外部学术资源支持。



谈到学科带头人的管理能力,王辰院士认为好的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发展上应该能兼顾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临床学科带头人首先是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因为医疗是核心,“一切以医疗而始,一切以医疗为目的(王辰)”。越是知名医生,越应该参加日常医疗工作,日常查房、手术,好的学科带头人应该是“真”临床大夫。学科带头人还要有清晰的学科发展思路,引导自己科室同事成为能做研究和善做研究的医生,而不是不做研究的医匠。医生是高贵的知识分子群体,知识分子就有创造知识的责任,而创造知识的方式就是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不发表,可以不发表在SCI期刊上,可以只发表在县级期刊上,但是,医生不能不做研究。


学科发展要关注培养、传承、延续


葛均波院士认为好的学科带头人首先要有ambition,就是雄心和抱负,就是要做事的决心和能力。其次是学科带头人的胸怀,学科是大家的学科,不是一个人的学科。很痛心有的学科自从出了一个“大师”,以后就人才凋零,最后没落了。这样的学科带头人就是王辰院士说的“仕而优则学”的学霸式人物,所有的学术成果都据为己有。一个学科真正的实力靠的是软实力,大家心目中都有一杆秤,真正强大的学科不仅仅学科带头人强,学科团队实力也要强,人才梯队“一茬一茬”的。学科发展不是一个人,一代人的事情,靠的是传承。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就有这样好的传承,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允许学生成长。


张志愿院士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谈到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学科能不能发展,关键在科主任。选拔和培养科主任是院长的任务。有很多历史上辉煌的学科,因为科主任没有选好,科主任不能容人,不能团结同事,不能为人师表,学科一下子垮掉了。学科要传承,科主任要注意培养年青人做接班人,好的苗子从30多岁就要开始培养。


当谈到传统和创新的时候,宁光教授认为不能忘记传统,好的传统不能改,要继承下来。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如果根本不了解传统,奢谈创新没有意义。这样的“创新”只是花架子。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病人的临床需求,在病人床边发现问题是创新的源泉。


总之,我理解顶尖学科养成需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人”,四个基本点是“人品、人才、传承,创新”。


学科发展任重道远,人前光鲜冷暖自知


上海下起了小雨,颁奖典礼的酒店外面一名中年男子开车进来,停好车,关好车门。因为地上湿滑,一不小心摔倒在雨地上,身上湿透了。他费力爬起来,脸上带着做错事的表情,周围没人注意到他,他继续向前走。看着他,我不由地想起了我们的学科带头人们,他们是真不容易。虽然人前光鲜,背后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吃亏了,受苦了,甚至生病了,还害怕别人知道。


王辰院长知道我要去曼谷开APSR(亚太呼吸年会),叮嘱我一路小心,泰国不安全,交通也不好。“到了这个年纪,是需要互相惦记了”,王院长一边整理行李一边轻声说道。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轻声说道“身体(健康)不仅属于自己”。是啊,除了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外,还是儿子、丈夫、父亲、兄弟。


珍惜善待我们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任重而道远,不容易。


本文为《呼吸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