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述良教授研究团队牵头实施的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治的新方法新策略研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来源: 呼吸界 2022-02-21

2022年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文宣布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精准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案研究」(课题编号2018ZX10302302)顺利通过结题综合绩效考核。


2018年底,郭述良教授组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胸科医院、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北京胸科医院等4家单位联合全国数十家医院成功申报获得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治的新方法新策略研究」课题。后来,国家对课题进行了大类整合,该课题被整合至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精准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案研究」(课题编号2018ZX10302302)大类中,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统一实施管理。


2019年,郭述良教授组织多中心带领全国近70家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研究人员参加抗疫、关键技术支气管镜检查被悬停、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不开放等的严峻考验和艰难情况下,大家克服各种困难齐心协力历时3年完成课题既定的研究目标,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2019年项目在重庆启动,全国100余家医院参加


众所周知,结核病仍是全球传播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2020年全球有约15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每年新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约84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的行动目标,呼吁持续加强结核病诊断、治疗、预防等领域创新,以加速结核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


郭述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主要攻克的难题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是一类特殊类型的结核病,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粘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常导致气管、主支气管等气道炎症、肉芽增生、疤痕狭窄、软化甚至闭塞,引起病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目前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医务人员对TBTB及其危害认知严重不足,国内外对TBTB均缺少系统性研究。郭述良教授组织全国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对TBTB大宗数据调查、动物模型、发病机制、发生发展规律、早期筛查技术、早期诊断策略,以及精准和规范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在全国建立规范诊疗示范中心。


正常气道:



TBTB患者气道:


气管极重度疤痕狭窄


右主支气管全闭塞


左主支气管全闭塞


左全肺不张,失去功能


郭述良教授组织团队开发软件,构建了国内外首个TBTB网络注册登记研究平台,并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对TBTB患者实行全程管理,促进了TBTB防治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区域政策制定、疾病图谱绘制、修正现有诊疗指南等具有重要意义。获得了全国肺结核中TBTB患病比例大宗数据调查结果,获得了各型TBTB占比和患病率。课题组研究了TBTB发生发展规律,创新性提出了TBTB早诊早治策略,可显著提升TBTB的早期诊断率,改变现有 TBTB晚诊晚治的诊疗模式,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几千万至上亿元的医疗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医疗负担。


在全国建立了5个示范中心,再带动、辐射至全国170余家单位,开展各项培训50余场,培训人员分布于全国2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培训人员超过500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全国各家单位对TBTB的规范化诊治能力。已发表科研论文SCI 9篇,中文核心论文6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18名,获得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执笔撰写并发布专家共识/规范3部,发表专家意见2篇,起草行业指南修改建议1部,主编国内外首部介入结核病学专著(科学技术出版社,即将出版)。在微信公众号、电视媒体等进行30余次健康宣教,在医院场所、义诊活动中发行科普资料1000余份,提高专业人员和公众人员对TBTB的认知。


召开会议


全国各地开展培训


历经团队三年的艰辛努力,「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治的新方法新策略研究」课题最终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郭述良教授团队衷心感谢国家卫健委、国家科技部给予项目支持;感谢各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的帮助;感谢全国70余家医院和大量研究人员的辛勤付出和艰辛努力,「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治的新方法新策略研究」课题取得丰硕成果,虽已结题,但仍任重道远,在今后团队还是会团结一致,深入开展TBTB研究,为国家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显著改善TBTB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做出应有的贡献。


(撰稿:徐莉;编辑:胡显俊;审核:郭述良、徐莉)

本文完
排版:Jerry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