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规范标杆,促进能力提升——PCCM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实地参访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举办
来源: 呼吸界 02-25

 

2025年2月19日-2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举办了PCCM肺癌与肺结节实地参访,此次参访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PCCM成员,会议期间,全体学员深入交流了PCCM肺癌和肺结节亚学科建设相关经验并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介入中心进行了实地参访,现场观摩了气管镜介入手术及诊断操作。参访学员纷纷表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CCM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学科建设非常规范,获益良多,本次参访对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建设树立了标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院士大查房


全体学员参与了钟南山院士亲自指导的院士大查房,联合呼吸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医学、核医学、风湿免疫、血液科等多学科团队,对院内2例复杂病例进行深入讨论。通过钟院士及多学科专家对病例的分析和诊断意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优化临床诊疗路径,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展现了高质量MDT的精髓与价值。

 


规范诊治共探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谢晓鸿教授担任主持,对来自全国各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本次参访能让各位专家有所收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李时悦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周承志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主委、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刘升明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副主任唐可京教授担任联合主席并做开场致辞,指出肺癌与肺结节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肺癌的首诊科室,兼备并发症管理、共病管理等优势,希望通过本次参访,针对肺癌与肺结节临床诊治中的难点、热点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促进肺癌和肺结节照护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最终全面提升肺癌与肺结节诊治能力,惠及更多临床患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谢展鸿教授对本院PCCM肺癌亚学科建设及重症肺癌进行了介绍,指出本单位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体单位,以及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首批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肺癌与肺结节亚学科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全程化管理路径。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亚学科的带头人蒋永亮主任教授,从多个维度全面阐述了本院PCCM肺癌亚学科的建设经验,涵盖了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壮大、以呼吸介入技术为核心的特色应用、肺癌专病门诊及MDT的规范诊治、专科影响力的提升。蒋主任结合病例分析和实践心得,展现了呼吸介入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为同行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心情教授和刘明教授分享了有关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策略和学术进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创新,肺癌治疗手段日益多样化,为患者提供了联合治疗等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洁教授和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张露教授分享了两个EGFR突变阳性NSCLC联合治疗病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蔡兴东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来昱教授、深圳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任新玲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科张亚雷教授以及病理科秦积龙教授对整个规范的诊疗过程予以肯定,专家们对于两位19Del和L858R,同时伴TP53突变的患者,一线使用靶向联合化疗治疗方案表示一致认可,两位患者分别获得了20个月的PFS,以及超过46个月的OS,在真实世界中进一步印证了临床研究的结果。专家们还对每个阶段其他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基因检测的方法和手段,耐药的机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唐可京教授和秦茵茵教授点评道:两个精彩病例带来了很多思考,肺癌诊治越趋精准,一定要遵从规范化治疗,病人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总生存期至关重要。



介入实操促技能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介入中心何颖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学员实地参访了呼吸介入中心,其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配备有移动CT、CBCT、C臂X光机等的杂交手术室,以及共聚焦显微内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设备、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硬质支气管镜、冷冻、激光、热消融设备(VIO3+APC3)、热成形术设备等各种设备。该中心是国内呼吸疾病诊疗领域的标杆单位,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及钟南山院士团队,集临床、科研、科学于一体。中心以呼吸介入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复杂气道疾病、肺癌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慢性气道病变等领域的创新研究,配备国际领先的介入设备和多学科协作团队,其“临床-科研-转化”一体化模式为参会学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推动呼吸疾病诊疗水平提升树立了典范。何颖护士长还分享了呼吸介入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建设和实践。随即三位介入专家陈愉教授、陈小波教授、唐纯丽教授亲自带队,向参访学员传授和演示了支气管镜检查、病变活检、纵隔肺门淋巴结穿刺活检、超声小探头经气管镜肺活检等介入操作,参访学员实地直观地看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范的操作流程、先进的设备及关键技术的要点,参访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更真切地锻炼实操能力,获益匪浅。



参访总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办的为期一天半的PCCM肺癌与肺结节实地参访圆满落幕,以“规范诊疗,提升能力”为核心,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剖析+实操演练”这一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使参会专家得以全方位、深入地了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学科建设、肺癌和肺结节亚学科发展、肺癌规范诊疗、介入先进技术和肺癌MDT实践的成功经验,为提升早期肺癌诊断率、优化患者长生存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发挥科学引领作用,携手全国同道,共同推动呼吸疾病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惠及更多患者,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本文完

责编:Jerry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