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反复询问同样问题的现象减少了,医患沟通更加顺畅……一位临床专家执着科普的心路历程
来源: 肺循环温馨之家 2023-10-19


编前语


近日,《呼吸界》小编收到了一份特殊投稿,引起了我们编辑们的传阅和热议。文章来自上海肺科医院博士生导师姜蓉医生。让我们感动和欣喜地是文章字里行间对科普的热爱和真情感悟,从遇到选题瓶颈到灵感纷繁闪现;从应对琐碎又充满挑战的患者教育,到沟通顺畅高效,从发现自媒体的价值,到对科普工作多方位的思考……在14年从医、3年多科普的经历中,姜教授的故事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多么希望更多医生投身到科普的创作中,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患者教育宛如探索未知的宇宙,琐碎而充满挑战……很多患者存在所谓的「鸵鸟心态」


2009年,我从山东大学临床七年制心血管专业毕业后,来到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在肺血管领域的研究与治疗中投入了14年光阴。在那个自媒体正在萌芽的时代,我深知肺动脉高压及肺栓塞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性,这就如同一盏指引前行的明灯,为他们照亮方向。然而,我发现,患者教育宛如探索未知的宇宙,琐碎而充满挑战。尽管我们努力定期组织患者宣教,并通过公众号「肺循环温馨之家」发布科普文章,但效果却总不如意。因此,我开始寻求更有效、简洁的科普方法,以便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疾病。


2020年,夏日热浪中,我正式步上了自媒体科普的道路。那时,我们科室刚刚设立了肺栓塞专病门诊。在每一个门诊日,我发现,患者们对于这种常见但却复杂的疾病充满了误解,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仅消耗了大量时间,还影响了门诊的效率。因此,我产生了制作肺栓塞科普内容的念头,希望能创作出一些别具一格的科普作品。经过仔细思考,我决定制作一部名为《肺栓塞门诊的故事》的短剧系列。选择短视频作为科普形式是有其深思熟虑的原因:一方面,我发现很多患者存在所谓的「鸵鸟心态」,对于通过传统方式获取疾病信息显得抗拒,而简单、有趣的科普方式则可能更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当时短视频形式正在风头上,我看到了它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如同古人所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希望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揭开肺栓塞这一常见疾病的神秘面纱,为患者指引方向,找到出迷宫的路。


同事提醒我「回归门诊的本质」……回顾过去十几年在门诊遇到的那些「有趣」的事情和「难以忘怀」的患者,灵感如泉涌般冒出


2020年7月10日,我制作的第一个科普视频《肺栓塞门诊的故事-说好的肺炎呢?》正式上线。这只有一分钟的视频,却耗费了我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筹备。初次尝试医学科普的我,没有任何经验可言,仿佛是在深水中摸索前进。向前的步伐顺利开始,并不意味着一路都将一帆风顺。当进入内容设计阶段,我便遇到了科普生涯的首个困难:要拍摄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时我才明白,每一个科普短视频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秘密——那就是故事脚本。那段时间,我苦思冥想,寻找灵感,观看了无数的短视频,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直到有天,我的同事提醒我,让我回归门诊的本质,以真实发生的事件为基础进行艺术表现。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艺术创作的来源就是生活。深夜静谧的时刻,我回顾过去十几年在门诊遇到的那些「有趣」的事情和「难以忘怀」的患者,灵感如泉涌般冒出。那个晚上,我沉浸在对于肺栓塞的深度思考中,脑海中充满了想要拍摄的镜头,人物形象、场景甚至服装和表情都在我的脑海中纷繁闪现。


对于镜头语言的理解也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镜头的表达是感性的,故事情节需要曲折、戏剧化,并找到明确的冲突点。这与我以往接触的理性、严谨的医学知识完全不同。因此,将一串串脚本文字转化为生动的镜头组合,需要我跨越一道巨大的鸿沟。幸运的是,我的科普合作伙伴兼后期剪辑师,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让镜头下的人物和故事更具张力,让观众更愿意继续观看。在交流的同时,我们共同成长,在一次次NG重拍、剧本修改和镜头完善中,我逐渐领悟到镜头语言中蕴含的感性因素。而我相信,这正是医学科普中应该注入的一剂灵丹妙药。



患者每次门诊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现象减少了,每位患者与我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高效……


《肺栓塞门诊的故事》自第一集开始,出乎意料地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得到了零差评。在这个系列中,我们通过幽默夸张、简洁明快的视频形式,向患者普及肺栓塞的风险因素、治疗方法、随访和复查等常见问题。至今已经制作完成了二十多集。这种科普视频收到了各方面的肯定。我将这些视频更新发布在我的多个自媒体号上,并将视频二维码打印成小卡片,发给肺栓塞患者所在的病房和门诊。逐渐地,我感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患者每次门诊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现象减少了,每位患者与我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高效。同时,我还发现他们的治疗依从性也有所提高。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


为了进一步普及肺栓塞科普知识,我计划出版一本综合了漫画、文字和短视频的书籍,名为《肺栓塞门诊的故事》。通过这本书籍,我希望能够更好地为大众提供肺栓塞的科普服务。《肺栓塞门诊的故事》小视频的成功也给予了我在教学和科普方面的荣誉。2021年,我获得了同济大学微课比赛一等金奖,并且在2022年获得了上海市健康与促进委员会科普视频类比赛的三等奖。


《肺栓塞门诊的故事》的成功让我开始了肺动脉高压的科普创作,创建了微视频号《FX小站》,开启了肺动脉高压系列科普之旅。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


只有当我们真正热爱科普,内心深处认识到其对社会、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时,我们才能善用每一刻……


然而,尽管《肺栓塞门诊的故事》系列视频为我赢得了科普先机,如今却面临许多挑战与瓶颈。琐碎而艰巨的任务使科普工作进展缓慢,仿佛一匹疲倦的马儿行走在漫漫长路上,失去了往日的勇气和力量。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我同时背负着沉重的临床工作、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还要兼顾科普工作,这使我感到精力分散、身心疲惫。每个领域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像「登山者失去了方向」,难以持久。


我深深体会到两个层面:首先,要持续进行并推动科普工作,特别是创新性科普,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持,比如视频剪辑师、摄影师等。让医生自学成才、变成多面手,并不是长久之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医生更应该做好统筹者、掌舵者的角色。其次,持续开展科普工作不仅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只有充足的资源保障,科普工作才能高效、持久地进行,靠朋友友情帮忙是因其有限而不可持续的。



科普之旅如一场「持久战」,我深知「良好的马匹需要饲料」。我渴望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以永续推进肺血管疾病的科普工作。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诗人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科普工作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它带给我的精神满足感却是无可估量的。一方面,科普工作让我能以全新的语言将知识娓娓道来,这如同毕业论文答辩,只不过这次,我的「论文」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而评审专家,则是广大的观众。另一方面,病友们深思熟虑的反馈给予我巨大的快乐。看着年长的叔叔阿姨在孩子们的引导下通过手机轻松地了解疾病、看到熟悉的ID回复留言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以及看到科普视频被广泛传播,助力更多患者的康复,我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欢喜。


科普工作的道路如同崎岖的山径,充满挑战且漫长。面对这条富有未知和奇遇的旅程,唯有对科普深沉而炽烈的热爱,才能使我们坚定前行,无畏困难。只有当我们真正热爱科普,内心深处认识到其对社会、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时,我们才能善用每一刻,不辜负时光的流转,呈现出对科普工作的尊重与执着……


当笔尖轻轻触碰纸面,脑海中的画面如同电影胶片般逐一展现——一顶皎洁的假发、深夜灯下忙碌的笔尖、视频剪辑的反复琢磨、无数次的NG与重拍……这些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所有这些回忆,让我深深体会到:唯有热爱,才不负时光。


作者介绍


姜蓉

农工党,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危重症康复学组委员;山东大学心血管硕士,同济大学呼吸内科博士;从事于肺血管病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肺血管病领域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荣获肺动脉高压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海药学科技奖三等奖(2012年);参与多本肺血管疾病教材及书籍的编写;2020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微课比赛《肺栓塞门诊的故事》一等奖;2019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微课比赛《肺动脉高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二等奖;2022年荣获上海市健康科普优秀作品三等奖;2022年荣获上海市肺科医院第一届短视频十佳作品、优秀组织奖。


* 希望更多医生给呼吸科普平台《看呼吸》积极投稿~


本文完

责编:Jerry

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