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平医师:这十二年的成长历程最大的特点是扎根临床,呼吸专业既能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
我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范俊平,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呼吸青委进校园”的活动中做一些分享。徐燕老师给我的话题是“呼吸青年人在一线”。
我是2011年从协和医大八年制毕业,当时自己也不是很确定是不是适合当医生,但还是决定至少在协和医院做完三年住院医师培训,然后三年之后又三年,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这张照片是当时我们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上的合影,后排最靠左的那个人就是我。
我觉得 这十二年的成长历程最大的特点是扎根临床。住院医师阶段需要在各个病房轮转,我也曾在国庆和春节长假不停接诊急诊病人。总住院医师是内科住院医师的精华,记得我们遴选那年,通过率还不到60%。在1年任期中,我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进入呼吸专业当主治医师以来,我已经管完了多轮病房,深度参与呼吸ICU的重建,也曾在2020年初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当副主任医师以来,我和大家一起扛住了北京的疫情冲击,努力拓展新冠诊治的协和经验。
说到为什么选择呼吸专业,我首先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这位老师就是我科德高望重的罗慰慈教授(下图左),他是解放后老协和的毕业生。记得很多年前我请教他为什么选择呼吸专业,他说:当时毕业时有两位老师来找他,他后来选择了年长一些的老师的科室。后来我才知道那位年长的老师就是我国呼吸病学的奠基人朱贵卿教授。进入专科后我才知道这个领域人才辈出。这位老先生是著名的John Murray教授(下图中),来自UCSF,他是1927年生人,我们呼吸专业的教科书Murray and Nadel Textbook of Respiratory Medicine就是以他命名的。巧的是,这两位国内外呼吸专业的大家在历史上也有奇妙的缘分。1984年罗慰慈教授曾邀请Murray教授来华,为医大学生授课2周,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的珍贵合影(下图右)。
呼吸专业的众多优势也是我选择它的原因。首先呼吸疾病人口多,疾病负担重;其次这个专业既能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很多呼吸病病人真的会死,挽救他们,就是挽救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作为“十字路口”科室,呼吸专业和心内、免疫、感染、重症、急诊、检验、病理等多个科室都有很多交集,因此呼吸人也十分善于协同。最后正如侯刚老师介绍的那样,呼吸专业的技术多种多样,且发展迅速,天地十分广阔。
我想如果我不是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医生,很难能组织和协调好这样的项目
呼吸科医生也是备受青睐的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团队一员,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我也很荣幸地成为了鸟巢庆祝晚会和天安门庆祝大会的医疗队伍一员,顺利完成了两个服务地点所有的演练和保障工作。
2022年我又作为冬奥会医疗志愿者入驻了奥运大家庭酒店,保障奥委会客人、酒店服务人员及奥运大家庭酒店志愿者等数千人的医疗保障工作,在闭环内从冬奥会开始一直坚持到残奥会结束。由于医疗团队的出色工作,我们也出现在了冬奥会/残奥会的官方总结视频中。巴赫主席也与我们一一合影,表示感谢。
2021年起,在大内科李雪梅主任和贾青书记的支持下,我主导开发了内科总住院医师赋能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内科总住院医师群体的重症技能、会诊技巧以及领导力。这些照片分别是急诊崔庆宏医师带教机械通气,麻醉科宋锴澄医师带教人工气道,我带教床旁气管镜,ICU陈焕医师带教重症超声。我想如果我不是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医生,很难能组织和协调好这样的项目。
在这个专业中,一些微薄的努力被大家看到
当然,除了开心和成就感,我也时常有一些烦恼。比如“呼吸”和“危重症”各自都是一个庞大的专业,在二者走向融合的今天,如何在两方面都更加精进是一个挑战。又比如,我们都有做科研工作的责任,但如何做出更多改变临床诊疗的研究(practice changing research)又是一个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如何更好地平衡临床、科研、教学等多种角色,不仅完成任务,还能有所建树,也是一个挑战。相信应对这些烦恼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和成长的过程。
2023年2月13日,一位叫李培楠的年轻人在波兰的卡托维兹(Katowice)爆冷成为了星际争霸2的世界冠军,他在24强中排名第21位,夺冠赔率仅有0.37%。在获奖感言中,他说:“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不断的练习,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够成为冠军”。我不打游戏,甚至看不懂星际,但正因为在这个专业中,一些微薄的努力被大家看到,今年我也获得了首届首都卫生健康系统青年榜样的称号。
最后,诚挚邀请大家,关注呼吸,了解呼吸,加入呼吸,爱上呼吸!谢谢。
徐九洋医师:一句不经意间的发自内心的话语,可能会埋下一颗呼吸的种子,等待着之后的萌发
我是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徐九洋,20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回忆起之前上学时曾在这个舞台上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很高兴今天能够重返校园,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医学生与大家分享选择呼吸学科的初心。
在前面的环节中,两位呼吸科的老前辈罗慰慈教授、朱元珏教授,以及瞿介明主委、曹彬教授、范俊平教授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为何选择呼吸科,这里我想从一名医学生的角度谈一谈我的想法。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学业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选择:本科时选择医学专业,研究生阶段选择指导老师,毕业后选择住院医师培训的专业基地,再之后选择进入专科医师训练等等……其实在各个阶段都会面临众多的选择,而在每一个阶段都有选择呼吸的理由。
我想和各位分享我在大学生活、临床实践和参加工作后的三段经历,这些经历让我开始并坚定了呼吸的选择。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看到了清华医学实验班的招生材料,似乎是“一见钟情”,很快就被3+2+3的培养模式所吸引。来到清华园之后,我们首先开始了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还记得当时大学一年级选修施一公教授开设的课程《生命科学前沿》,每周会有一名不同的教授来分享各自领域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发现。记得其中一节张林琦教授讲授的《人类疾病与病毒》课程,激发了我对于病毒学研究的兴趣。顺理成章,在本科二年级时我申请进入张林琦教授的实验室,参与了当时国际前沿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研究。在海外进行科研训练的两年时间里,我跟随匹兹堡大学的John V. Williams进行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在讲座交流、国际会议等机会中得到了与病毒学的国际大牛们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这些实验室研究的主角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呼吸道病毒。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我在憧憬临床阶段学习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今后的专业方向选择。“可能是呼吸?”
现在回忆起本科阶段的科研和交流经历,它们似乎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可能大家心中也有一颗种子——可能是一场讲座、一段经历、一门课程、一项研究、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位特别的人。当然,也可能是今天的活动:一句不经意间的发自内心的话语,可能会埋下一颗呼吸的种子,等待着之后的萌发。
2020年1月初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导师的电话:“九洋,你能否跟我一起来武汉?”
进入临床学习之后,我才开始了解呼吸学科。来到协和医院,翻开《内科学》的教材目录,在绪论之后紧接着的第一课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临床诊断学》的学习,我们也是从肺部的症状体征开始。记得也是金秋十月的一个晚上,我们在医学院的一间教室里聆听王辰院士、曹彬教授分享他们选择呼吸的理由、讨论呼吸学科的发展。“呼吸学科正是水肥草美、一马平川之时。呼吸学科是最值得耕耘的领域。”
在毕业前夕的临床见实习时,遇上了新冠疫情,这也让我对于职业选择做出了更多的思考。记得是2020年1月初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导师的电话:“九洋,你能否跟我一起来武汉?” 新冠疫情(当时还称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爆发初期,我的导师曹彬教授作为第一批专家组成员赶赴武汉。接到电话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被震动了,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作为一名“预备役”的医学生,自己离前线如此之近。虽然我后来由于课业安排和临床实习等因素未能前行,但我在后方也参与到临床科研攻关工作中;同时也看到了我身边的各位带教老师们义无反顾奔赴前线,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医生的神圣与职责。他们白衣执甲,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临床一线救治重症患者;他们同时也是前线的“临床科学家”,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开展实施规范的临床试验,为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积累科学的证据。正是他们,让我坚定了成为医生和呼吸科医师的信念。
因此在毕业时我决定和导师一样成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师,投身一线临床和科研工作。这份职业选择也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和认可:与其他19名毕业生一起,我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启航金奖,并在毕业生党员大会上作为代表发言。
我越发爱上了医学、爱上了呼吸学科……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救治个体的患者,还能提升群体的生命健康
从“预备役”转为“现役”呼吸科医生,在临床工作的两年,我越发爱上了医学、爱上了呼吸学科。医学不仅是在临床一线治病救人,还有通过临床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个疾病的解决方案,每一条诊疗意见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和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努力。当你的努力可以挽救一个人、一群人的生命健康时,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刚刚经历的新冠疫情可能是最好的例子,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有限的临床证据,再到后来多种批准上市、经过严格临床试验评估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救治个体的患者,还能提升群体的生命健康。
为何选择呼吸科?总结起来,一是源于自己的兴趣,二是受到呼吸学科前辈、老师的启发,三则是呼吸学科本身有许多机遇,同时这个领域也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欢迎各位在全国最高医学殿堂的优秀学子们,选择呼吸学科!
作者介绍
范俊平
医学博士,201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同年起于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接受并完成住院医师培训,2015年至2016年担任内科总住院医师。具备扎实的内科基本功,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徐九洋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曾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两年访学(呼吸道病毒学)。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