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随着王辰院士提出的「三驾马车」战略的逐渐清晰,稳步落实,「PCCM科规范化建设」这几个字越来越多地被呼吸人听到、感悟和关联。几年来,这项引领呼吸学科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大工程,被人们评价为极具前瞻性的「宏图韬略」。从最初的模糊概念和设计,到逐渐实现成为呼吸学科科室发展同质化的新格局、硬指标。在这个过程中,标准制定者、行业管理者、院长、科主任、医生、护士、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都曾有过质疑,有过犹豫,有过顿悟,有过欣喜……无论身在其中、扮演哪种角色,他们都目睹和深切感受了「PCCM科规范化建设」给自己和行业带来的深刻变化。
PCCM科规建项目自2018年6月1日启动以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认定1861家,已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实地认定共1334家(二级医院475家、三级医院859家),培育单位404家。2021年的认定也在有序开展,目前为止,2021年有280家医院报名,其中59家医院已认定(未公布认定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呼吸界》记者对10余位参与者进行了深度专访。自4月19日起,《呼吸界》推出了系列报道《规建与我》(共10期),和大家一起感受中国呼吸前行的脚步和脉搏。
人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福建省呼吸疾病介入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睡眠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奕明,PCCM科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采访金句:当院长如果你都不敢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你这个学科可能不但发展不起来,还反而因为你的不好意思而受到压制。
此次采访中,曾奕明书记给记者的最深印象就是他的「胆大心细」,开场第一句话他就表明了自己个人对PCCM科规建的理解与看法,他是这样评价的:「实践证明,王院士提出的PCCM科规范化建设,是推动呼吸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而为什么这样评价?他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想法。
作为医院「一把手」,个性爽朗健谈的曾书记丝毫不避讳地表达出自己对PCCM科规建的信心与支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如何参与其中,又是如何思考布局的?他向我们一一道来。
当时我院正处于新旧院区的过渡交接时期,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与契机……一切都按这套同质化的建设来实施
我认为作为医院的「一把手」,对PCCM科规建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要——
我为什么说PCCM科规范化建设是个重大战略?从实施PCCM科规建的切身体会,主要有两个层次感想:一是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指引医院和学科能够按照设定的标准去努力推动学科建设,这是一种以人才培养、硬件设施、专科服务能力、科研能力等为导向的学科建设体系,目标明确、指导性强;二是这一建设体系既保证了学科建设的同质性、又兼顾到行业领头羊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认为,PCCM规范化建设体系充分考虑到我国PCCM科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设定了示范、优秀、达标、培育等不同层级,这一方面使得PCCM同质化建设成为可实现的目标,同时一些在行业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单位可以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行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PCCM科规范化建设这个战略的提出,最早应该是2017年左右,当我们得知这个战略部署时,院里从上到下大家都积极赞成,热情地投入其中,同时我们也有一些思考。当时正值2016、2017年左右,我院处于新院和旧院的过渡交接时期,新院区即将启用,大家还没有从旧院区搬来。我意识到这是个非常好的时机与契机。因此,我们直接就把这套「同质化的规范的学科规划建设标准」套用到了新院的建设中,无论从场所建设、设备投入还是人才团队建设,以及各种核心技术/要 素、质量控制等等,都按照这套同质化的建设来实施。
我们比较早地就同步推进了PCCM科规范化建设和以学术和前沿技术为导向的学科科研能力。记得当时我们正在承担的另一项任务是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的建设,这恰好与PCCM科规范化建设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了起来,所以我们很希望能在学术基础上有所突破。
讲到细处,PCCM科规建与我工作中最大的关联,在我的回忆里有两件大事:
当时恰逢王院士开始推动另外一个项目,关于VTE,即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栓塞防治项目。2019年,我们正式成立了福建省VTE联盟,我们医院就是主席单位之一。这个项目从开始推动到现在,福建省内外乃至全国已有150多家医院来到我院进行参观学习。单从这个项目讲,我认为它就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这种模式是按照王院士的规划和设计、我们来建设完成,我们可以向大家在展示这种模式的同时做一些探索,比如向同行们提供一个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他们也能给我们一些指导,不断推动我们的提升。
技术方面,王院士在呼吸学科发展规划里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人才培养计划,其中有专培、专修、单修,其中我们医院除了是专培基地外,还获得了了4个单休基地,分别是呼吸介入、肺功能、呼吸治疗和呼吸康复。在呼吸介入这方面,我们应该说在国内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说我们牵头开创并建立体系的一项技术,叫「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这项技术我们刚刚完成了共识的制定,已经在《中国结核呼吸杂志》上发表了。这项技术有什么优点呢?它简单、安全、有效,又经济适宜,只要你经过培训,甚至一般的县级医院都可以开展。而我们呼吸内镜的单修基地,现在招收了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份的医生,其中有几位医生来这边学习完回去以后,立即把这些技术作为了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效果立竿见影。他们给我反馈信息说,「其他的成功案例可能大家不一定觉得很新鲜,但回去后我做完第一个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成功的,我一定要在群里面发一下。」所以我个人感到十分欣慰的就是通过PCCM科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我们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里真正学到有用的技术,得到系统的培训,再开展出一些有亮点的技术,让基层的医院以及全国更多的同行把它开展起来。
一个「零基础」学员3个月就学会了这项技术,并完成了国家的毕业考试,一回医院立即干得热火朝天……足以证明这套体系是完备、成熟的
我认为我国的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分层次、成体系、接地气的项目——
举一个很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般来讲,我们呼吸内镜的手术难度分为四级管理,其中经超声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定义为三级的手术。但这种手术一般都必须由有基础的医生来操作实施。那什么是所谓的有基础呢?我们的培训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支气管镜基础的,一种是没有支气管镜基础的。比如你来单修,如果你是没有基础的单修,做一些常规训练就可以了,而有基础的单修,才会做到这个经超声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技术。因为这是一套很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理论的培训,设备、器材的培训,模型的训练,仿真支气管镜的训练,从当助手开始,最后才能在老师的监督和督导下独立操作。经过体系化的培训之后,我们有一位呼吸内镜「零基础」的学员,3个月就完成了这项技术的学习,并且完成了国家的毕业考试。这位学员一回到自己的医院,就立即把这套技术用于临床开展了起来,干得热火朝天……所以,他们能从「零基础」做到完成国家的毕业考试,足以证明王院士的这套人才培训体系是十分完备、成熟的体系。
正因有这样的实证,我看到了我国PCCM科规范化建设中人才培训体系的几个突出亮点:第一,站位高,与国际接轨;第二,能结合中国实际,很接地气,分层次、成体系地进行培训,比如说哪家医院你要是有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那就叫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再降一个档次的综合培训,就称为呼吸专科医师的专科进修。如果你没有办法完成整个的长时间的培训,或者你对某一项技术认为有必要进行训练的,那就叫单项技术的进修……因此,我认为这套体系对于我国的呼吸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未来几年内一定会产生非常大的提升,包括人才的素养也会实现一个很大的提升。
经过这几年PCCM科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和总结:应该鼓励更多的呼吸学术骨干进入医院的行政管理体系。这些骨干进入医院的行政管理体系有两大好处:第一,他们对医院的管理、国家的发展策略和战略的理解是不同的,能够更好地把学科建设与政府卫生发展规划更好地融合起来;第二,呼吸学科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重点建设的学科,呼吸学科带头人进入医院的管理体系,就可以参与医院学科建设的决策,更好地发挥专家治院的作用,从医院层面推动以包括呼吸学科在内的学科体系建设。
人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小群,PCCM科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采访金句:但凡遇到疑难、危重的,你们认为诊断治疗非常困难的,送到我这来……做江西省呼吸疑难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能说这句话,我们有信心。
回忆起过去国内还没有进行PCCM科规范化建设、自己当时在呼吸内科门诊的工作状态,叶小群主任是一脸愁容。他坦言,刚从美国工作学习归国时,恰逢国内开展PCCM科规范化建设,内心的感觉是「又惊又喜」,这意味着国内外的差距在缩小,甚至可望将来实现「一条水平线」。但同时,他也没有回避最初自己担任科主任时面临的窘境:上级领导对「PCCM」的不认识、陌生导致的不理解;自己与同事为了科室更名的事急得拍桌子、摔门,甚至想过辞职不干了……面对这些过往,叶主任并未多提,但整个采访过程中,他给记者的感觉是,遇到难题从不气馁、从不放弃,反而愈挫愈勇。
末了,叶主任还十分诙谐地说,他们科室经历了难忘三年,现在才算刚从「冰河期」走到「冰雪渐融期」,但他相信,将来有一天,他们一定会迎来春风拂面的「阳光时代」。
回国就赶上「东风」,我惊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科发展规划与国外几乎无差……这3年,当地群众对呼吸学科从认识上转变巨大
2016年我到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了两年时间,2018年回国恰好赶上了我国开展PCCM科规范化建设这个项目——
这时,国内给我的感受已经耳目一新。在美国的工作和学习期间,我的所见所闻告诉我
「美国的PCCM科早已走上了专业化道路」,而之前我在国内工作的数年间,当时在呼吸内科门诊上,给患者看病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直是那种「工业革命式的流水线」,让人喘不过气来。当时我的主要方向是肺癌免疫与逃逸,国外也许人家每天医院预约的病人就只有20多个,更多病人的问题在基层医院或者家庭医生那里就已经得到了解决。而我们国内是只要挂了号,医生就得来看,那些年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真是犹如噩梦一般,一天的普通门诊或专家门诊,看七八十甚至上百个病人是很正常的,在住院部也是如此,时常医生上个洗手间得小跑,出去几分钟回来,病人又已经排满了……机械化的看病模式,也往往导致临床医生的思维僵化,对病例的诊断流于经验化判断。一个病人来了,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赶快诊断」,没有太多时间去慢慢了解病情、询问病史。
2018年11月底当我开始接任科主任时,能感受到国内的呼吸学科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大的变化。我惊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科发展规划与国外几乎无差,从战略部署到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对于以往那个旧一套的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恰好就赶上了这股「东风」,立即开始着手做PCCM项目评比的一切前期准备。
南昌这个地区是革命老区,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因此当地居民平均年龄层次可能偏高,贫穷者居多,慢阻肺、哮喘人群多,吸烟人群多。绝大多数老百姓认为咳嗽顶多是属于支气管发炎,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
记得曾有一位退休老干部,长期吸烟,他始终认为自己精神状态很好,活动也不受限,但因为咳嗽症状来门诊后,经过我们的肺功能检查,就发现他已经有气流受限,属于慢阻肺加肺气肿了。老人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自己罹患这种疾病,因为他不相信就是简单地按照要求吹吹气,采集到的指标就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这是PCCM科规建的初期阶段,呼吸学科的很多检查功能并没有被群众所认可,比如肺功能这样的检测手段,根本没有在基层得到普及。
但是,经过这3年的学科规范化建设,当地群众对呼吸学科从认识上转变巨大:
记得两年前,我门诊上来了个60多岁的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女患者,她告诉我说别的医院已经不收她了,对她说「要么你就回家休养,要么就到大医院去。」后来有人推荐她说要不你去二附院试试看,她才找到这里来。我们经过仔细的诊断和病例讨论,一番治疗就使她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病人出院回家了。此后一直到现在,只要她的病情稍有加重,就直接奔我们这里来看病,两年里虽然住了几次院,但她对我们的诊断技术和治疗能力很有信心。
通过几年的PCCM科规范化建设,我们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虽然从规模上不能算江西省第一,
但我们的治疗能力和诊断技术水平,客观讲能算得上是江西省呼吸疑难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常常会同我们江西省的基层医院传递这样的信息:普通病、多发病,你们能自己解决的疾病,就不用转上来,但凡遇到疑难的、危重的,你们认为诊断治疗非常困难的,你们送到我这里来。能说这句话,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如今,继续乘着这股「东风」,我们的科室发展更加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后期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安排部署,现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让科室把每一个疑难病例都能够做成一个精品,做成一个研究对象。
专家简介
曾奕明
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福建省呼吸疾病介入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睡眠医学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创新领军人才、世界支气管病与介入肺脏病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基层呼吸学组(筹)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委会呼吸内镜分会副主委。担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 Molecular and Cellular Therapies 》高级副主编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栏目副主编。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呼吸介入)、获“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在国内首创“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在国际上率先建立该项技术体系。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种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l 110多篇,主编中文专著及英文专著各一部,获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4项。牵头主编专家共识1部,参与一系列行业标准、指南、专家共识的制定。
叶小群
现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第九、十届全国青年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江西省分会呼吸学会常委;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全军优秀博士”、“全国优秀博士学位提名论文” ;202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高影响力呼吸学术论文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江西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 期刊15篇, 主持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采写/视频编辑:冬雪凝;视频拍摄:刘迪;视频制作:刘旋
本文完
排版: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