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大夫对PCCM培训的感悟
来源: 呼吸界 2017-03-12

3月11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在长春召开。大会传承和实践“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PCCM)捆绑式发展战略”精神,在推动PCCM专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PCCM专科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国1500余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师参与交流。



1

王辰院士比喻PCCM培训虽未见绿意,但已春风拂面


王辰院士强调了PCCM专科培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他说,人才是支持一切的基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学科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专科人才的力量。建立PCCM专科医师培训体系能为临床工作源源不断地输出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专科人才提供继续教育支持。王辰院士比喻说,PCCM培训就如同现在北方的天气一样,虽然还未见绿意,但已春风拂面,万物萌生,PCCM正在全国逐步大力开展。


王辰院士指出,通过各大医院院校的教育和培训,让广大的医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作为医生的各项基础、临床知识,让广大医学生具备成为医生基本能力,但学校毕业的学生还不是医生,仅仅是一个待加工的半成品。


2

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但在临床工作中倍感自身能力不足


犹记我当年考入吉林大学学习时,站在白求恩像前庄严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时,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希望通过学习医学知识,为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解除痛苦、发挥治病救人作用。毕业后通过住院医师培训,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才真正成为一名具有行医能力的医生,开始合理、合法地开展治病救人工作,在科室各位专家教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



在呼吸内科工作,每一个入院患者明确诊断,实施有效治疗,待患者好转、痊愈出院后进行长期随访,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让我觉得十分充实;患者和家属的支持、配合和认可,让我觉得倍感欣慰。我觉得能为病患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患者免受疾病的折磨,践行了当年入学时的誓言。


可是,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时候也有觉得自身能力不足,尤其是面对多脏器衰竭的重症患者时,仅靠普通专科治疗难以奏效。


3

进修学习受益良多,期待大力推广PCCM专科医生培训


从2015年开始,我们科室响应王辰院士对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的倡议,在院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呼吸内科改为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开展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通过近两年时间的危重症患者的管理,发现危重症的患者与非入住ICU的普通患者有特别大的区别,其患者往往具有急、重、危的特点,往往伴有多个脏器功能紊乱。


为提高自己在危重症患者管理和治疗能力,我主动申请到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危重症科进修,在詹庆元主任、黄絮、李敏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呼吸及危重者医学的魅力无限,不仅要深入探寻病因学、病原学以有效治疗,及对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容量管理,更要注重多系统间相互作用;抽丝剥茧地寻找迹象,探究原因等,每个领域都值得我们学习。还发现呼吸危重症科的工作十分辛苦,患者的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医生往往在患者的床旁一站就是一天,但是这种辛苦的回报是丰厚的:之前无法救治的重症患者,现在我可以给予他们生存的希望,让他们获得更好的预后。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进修学习使我受益良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对这一类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但呼吸及危重症医学还需要更多内科学、麻醉科学、营养学等知识。因此,对于像我一样的专科医生,希望获得更多的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相关知识,对如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危重症、肺栓塞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治疗手段和支持的能力。


非常期待大力、大范围推广PCCM专科医生培训,采用统一标准,规范化地进行培训,筛选出优良医师,将最高贵、最根本、规范的治疗手段、方法融入骨血中,然后一代代传承下去。今后能够为不同地区的患者提供相同的、一致的、规范化的、不带主观影响的治疗,为解决患者疾病痛苦提供更好的干预手段。


(文/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闫冰迪)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