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诠释何为好大夫?科主任应有何担当?
来源: 呼吸界 2016-12-25

在12月24日由中日医院、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等主办的“呼吸学科建设明道讲坛:第四期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发展院长研修班”上,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长江学者曹彬教授声情并茂地讲述他对于科室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所思、所想、所做,引起与会呼吸院长们的共鸣。

 

 


好大夫从来不说“这不是我的病人”


在当今医学界,恐怕不同的人对做一名好大夫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觉得手术做得好是好大夫,有人觉得多发SCI有科研成果是好大夫。


我对与好大夫的理解是这样的:好大夫从来不说“这不是呼吸科的病”;好大夫从来不说“这不是我的病人”;好大夫是把周末和节假日查房当成习惯的大夫;下班后,甚至睡觉时还想着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大夫;当家属已经不积极时,还不死心的大夫。


医生的价值就是救病人,给病人活的希望。我父母总跟我讲:“当医生能治好几个病人,这辈子就值了,就完全体现了个人价值了。”我想,当即将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可以心安理得,因为我尽了这辈子当医生该尽的责任了。我想作为一个大夫来说,做大夫就是追求幸福。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幸福,这是最终目的。


在当今中国,做一个医生的意义何在?我们现在还能告诉年轻医生,你连续三天不睡觉、不吃饭去救治一个病人,甚至我们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你还要面带微笑去面对吗?我觉得应重建中国医学的价值体系,中国医生盼望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最重要的。


 科主任要少说多干,

同事们有样学样


我理解管理就是两件事,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科室文化应该是:诚实、担当、创新、平等。你出错不要紧,但是一定在第一时间把你错误摆在桌面上。


我们是新建的科室,人少,很累,但是希望每一个同事享受到同等的关爱。我也特别愿意听同事跟我诉苦,比如:“我这一段时间睡不着觉,”,这样我会合理地安排他的排班。


科主任是科室发展的灵魂。我是一个科主任,我体会:科主任要少说多干。1.科主任要有忧患意识;2.科主任少说多干,同事们有样学样。3.科主任领导的是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只需要善意的提醒和询问“需要帮助吗?”、“我怎么帮你?”;4.科主任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和批评;5.科主任要多待在医院里,少往外跑,少出去开会。现在会议太多了,有些会并没有必要。



科主任有三重职责。对于科主任来说,既有一定的管理职责,你又要当大夫,所以科主任的职责有三个:1.像住院医师一样,站在病人床边,了解病人每天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处理(只能照顾少量病人);2.解决年轻医生不能解决的难题(只能让部分病人受益);3.让同事接受我的世界观,鼓舞同事斗志(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我们科室管理的指挥棒是啥


1.忧患意识。医院靠什么生存?靠社会声誉。任何医生、护士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即使是进修大夫、实习大夫和见习大夫,因为你在中日医院进修,那么你本身就代表中日医院的社会声誉。


2.培育先进文化——诚实、担当、创新、平等。


3.建立并完善科室规章制度——没规矩不成方圆。


4.临床工作——收治急危、疑难重症才能体现医生价值和学科价值。只有收治疑难危重症,才体现医院的价值。


5.教学——传授“道”和“术”。我可以带动一批的大夫来救,而且我特别提出教学有两个层次,最重要的是道德层次,其实才是诊疗技术方面。一个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懂得做医生的道理,就无从谈技术。


6.科研——承担能够解决临床实践的课题,与同行交流。科研论文不是为了发表而发表,而确实为了把我的研究成果跟同行分享,让我的研究成果救治更多的病人。



有共同理想的科室才有发展的前途——为国承命、造福百姓。科室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仰。对于我们科室来说,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为国承命、造福百姓。还是那句话:“人在一起不是团队,心在一起才是团队。”

  

科主任选拔人才要重“道”


对于科主任来说,要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我对人才的理解:热爱自己的工作、心理健康、不需要提醒就能主动高质量解决问题、具备持续不断学习的能力。


科室如何培养人才?“道”为先。有信仰,有爱。善良、诚实、实干。科室如何使用人才?信任、欣赏。我作为科主任,既然把任务交给你,就相信你能百分之百完成。这是我们科里面在年终总结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你在为自己工作,你的成绩为集体添彩。


最后想说: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