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丨卢洪洲院长:对四类重点人群得有预判力和预警机制……加强针注射「异源疫苗」保护力更全面、更强效
来源: 呼吸界 2022-12-25

编前语


新冠三年,从最初我们对抗击新冠肺炎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到新冠疫苗出现后提出的「应接尽接、应早尽早」,再到现阶段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在各种场合呼吁和告知民众的「早诊早治」,这个「早」字,就如同当年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还是学生时代的鲁迅先生所讲的话,最后变成一种信念,刻入人心……当前,在民众普遍已知晓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毒力下降但传播力增高、无症状和轻症居多、致死率大大降低的前提下,我们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丝毫不放松地反复提及「早治疗」?日前,《呼吸界》记者独家专访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首届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从他的观点和建议中,我们对「早」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所有来院诊治的新冠患者一旦确诊阳性立即用上口服的小分子药物或者静注单抗,第一时间抗病毒治疗


现在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亦或是国外,大量事实证据可以证明对新冠阳性患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缩短疾病周期,减少向重症发展,减少进一步的疫情传播。以几项回顾性的研究资料举例:



这项回顾性的观察研究纳入了美国东南部的乔治亚州某卫生系统内的在新冠症状出现后10天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共475名(年龄59±15.3),按核酸检测阳性后开始使用药物的时间不同分成≤3天组和>3天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获得抗病毒药物早期治疗是否能改善新冠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需求和死亡等。结果发现,≤3天内使用抗病毒药物较>3天组,显著降低住院时间(P=0.03);同时≤3天组患者的机械通气需求和死亡风险降低(p值分别为0.19和0.08)。因此可以证明,越早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更可缩短住院,降低死亡。



这是2022年香港地区的1,074,856例新冠病毒的社区感染者,经筛选后,分别有4983名和5542名使用不同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被纳入统计,随后再使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模型)对疾病全因死亡、住院率和院内疾病进展的风险进行评估。这份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冠非住院患者死亡、住院及其疾病进展风险。



同样来自2022年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纳入了新冠肺炎非住院患者相关RCTs研究三项共4241病例,结果显示:较安慰剂组,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新冠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77%;且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使用不会增加AEs(不良事件)发生率。


我们观察到,如果一位患者在第一星期前来医院就诊,尽管当时症状较轻,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但只要确诊为阳性,如果能在第一周最关键的时候把抗新冠病毒药用上,这个患者就不至于发展为重症,因为此时用药阻断了病毒的复制,在感染早期时病毒被抑制,病毒所致的人体各个器官损伤就不至于发生。


以深圳三院为例,现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所有来院诊治的新冠阳性患者尽快给药,尤其高龄老人。即便患者90岁以上,一确诊阳性,我们立即给他用上口服的小分子药物或者静注单抗,他就不会发展为重症。而相反病例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位老先生,他查出阳性后在家中没有用药,而是等到第二周发展为重症才来医院就诊,这时一来就直接上呼吸机,后续治疗和转归情况都不太乐观。



从2022年7月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数据可以看到,抗病毒治疗可大幅「压平曲线」,使ICU资源占用从峰值的14.8倍降至最低水平(1.7倍)。



从这张图能更能直观地看到,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可减少医疗资源占用,提高医院收治能力。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国大规模流行,我认为我们的首要工作是确保来院患者能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尤其老年人,这样他们不至于在短期内出现重症,也就不至于出现医疗资源的不足。安全度过疾病高峰期,疫情的防控就能取得胜利。


四类「重点人群」往往起病时无明显感染症状,但常在感染后第2周突然转为重症,对这些群体要有预判力和预警机制


我们知道,药品的可及性通常来讲是指人人能够承担的价格,安全、实际地获得适当、高质量以及文化上可以接受的药品,并方便地获得合理使用药品的相关信息。


今年,国家在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可及性方面也不断出台新政策,多措并举:从两种进口药入诊疗指南到国产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获批紧急上市,再到同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互联网医院的便捷还会让更多患者不用进医院,不用排队就能实现在家治疗……药物越来越具可及性,为患者带来的最大福祉就是疾病能更早地得到治疗。



但作为医疗机构首先需要做到精准投放和合理用药,先确保重点人群的用药需求。这里的重点人群泛指有可能发展为危重和危重症的人群,如: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发现老年人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如果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包括有基础疾病、肥胖,都可以列为感染新冠的高危人群、脆弱人群;二、肿瘤患者、正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人群,这些人群在感染后,很容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出现重症和危重症,危及生命;三、虽为青少年人群但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有基础疾病的,也可能发展为重症;四、孕妇。


我们发现,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后,往往在起病时没有明显的新冠感染症状,但常在感染后第二周突然转为重症。这说明我们对容易转为重症的患者群体一定要有预警机制,有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一定要根据这个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他会不会发展为重症进行预判。


而对无症状的阳性患者,无论年龄之分,依然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这部分人群如何尽早检出?除了自身需要重视做抗原检测、核酸检测之外,但凡社区内、单元内、家庭内有出现确诊阳性患者,也需要社会层面呼吁及时检测,尽早明确诊断。因为无症状的阳性患者也携带新冠病毒,也具有传染性,如果他们接触到前面所讲到的重点人群,就可能造成别人的感染。有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自身安全、家人的安全,也应该为他人着想,多考虑那些疾病负担重的困难家庭和个人,尽量不给他人增加疾病的痛苦。因此如今我们理解「早治疗」,狭义去理解是为了保护好自身的个体健康,而广义去理解是为了保护身边周围每个个体,保护全社会乃至全人类。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开具处方并为患者送药上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操作,我们一直有互联网医院,并且前几日已经开始与微医合作,通过同步进行可以更快地让家里有老人、有基础疾病的阳性患者不用上医院就能在家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样能进一步实现「早治疗」,确保重点人群用药需求。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力之强,其R0值已达10,尽快接种「异源疫苗」加强针效果更好


我们知道病毒分为DNA病毒、RNA病毒等,其中DNA病毒为双链结构,因其中间的「横杆栏」而使其结构非常坚固,而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为单链结构,因此相比而言RNA病毒易变异,变异则会影响病毒的传播力、致病率、免疫逃避能力和药物抵抗力。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次暴发时的原始株新冠病毒,到目前全球占比高达99%的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力之强,其R0值已达10。因此,尽快接种疫苗加强针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又分为同源疫苗加强和异源疫苗加强。同源疫苗加强是使用同一技术路线研发的疫苗,在常规免疫完成后加强接种;异源疫苗加强是使用不同技术路径疫苗的间隔接种,比如完成2剂灭活疫苗接种后,接种1剂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作为加强免疫。目前有研究发现,使用不同技术路径的疫苗序贯接种通过不同作用机制之间的互补,增加免疫反应的强度、广度和持久性,带来更全面和强效的保护,所以我们建议接种异源疫苗加强。


为了更好地减少脆弱人群和职业暴露(如医务人员)群体的感染风险,除了常规性地做好防护之外,我认为还应当围绕预防病毒感染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探讨,比如研发鼻喷式疫苗。有效、便捷的预防性的疫苗,无论对老人、有基础疾病人群这样的脆弱人群还是职业暴露人群,都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避免感染。研发有效的预防性的疫苗(包括肌肉注射式和鼻喷式),可以守住病毒的第一道入侵关口,人体有了很好的呼吸道黏膜免疫和呼吸道的细胞免疫,就可以阻止病毒的进入,医院也可以很好地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可上下滑动浏览)


[1] Cai J et al. Nat Med . 2022 Jul;28(7):1468-1475.

[2] Neha P et al. Infect Dis Clin Pract (Baltim Md). 2021 Sep;29(5):e282-e286. 

[3] Wong CKH et al. Lancet. 2022 8-14 October; 400(10359): 1213–1222.

[4] Lai cc et al.Viruses. 2022 Aug; 14(8): 1706.

[5] 白祥军,等.创伤外科杂志,2021,23(1):1-4.

[6] 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



专家介绍

卢洪洲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内科学、公共卫生管理与护理学博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首届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2021、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及《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担任多项学术任职,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项 ),美国盖茨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54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480余篇,其中在SCI引用杂志包括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论著300篇,已主编专业参考书14部;获法国国家科学院“夏邦克-杜博赛”奖(2020)、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上海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 ,获专利7项;2022年获“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奖。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责编:Jerry


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