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年度进展:介入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还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04-20


摘要

2023年,国内外同道在结核病的介入诊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经多途径、多腔道内窥镜检下的微创介入、导航技术等引导下取样及高准确度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临床联用越来越广泛,为疑难结核病的精准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纵隔淋巴结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诊断技术,包括经传统的可弯曲常规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等特殊类型支气管镜检术,经支气管镜透壁针吸活检术、超声及虚拟导航等引导下活检技术,经胸腔镜胸膜冷冻活检术,经皮穿刺活检等技术。经介入技术取样标本的Xpert、Ultra、环介导等温扩增、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及纳米孔测序等技术,显著缩短了诊断的时限并提高了诊断效能。介入治疗集中在肺结核大咯血、气管支气管结核、胸膜结核与结核相关瘘等疾病。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硬镜的应用,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治疗涉及血管内栓塞、覆膜支架置入等;经支气管镜冷热消融技术、狭窄气道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胸膜结核的介入治疗有胸腔镜技术,经内镜钳夹、支架等封堵器置入及自体脂肪移植等瘘口封堵术。本文就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


结核病介入诊断技术具有可视化与精准定位的特点,故可用于“望诊”和高效地获取临床标本的功能。提高介入诊断的准确度和安全性一直是从事呼吸内镜介入医师关注的焦点,取材的大小、数量、质量和病原学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准确度和报告的时限性也将显著影响确诊效能、抗结核治疗的及时性和疗效,而介入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本文就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的以上进展综述如下。


一、结核病的介入诊断


(一)支气管镜技术



1.常规支气管镜:医务人员可通过常规支气管镜直接观察气道情况,并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等取样技术取样,进一步行病原学、病理学等检测,辅助肺结核和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等疾病的诊断[1, 2, 3, 4, 5, 6, 7, 8, 9],而且有助于发现某些少见疾病,如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炭疽性纤维等病变[10]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TBTB的早期正确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一项研究发现:成人肺结核患者中10%~50%合并TBTB,即使经充分的抗结核治疗,68%的TBTB患者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气管支气管狭窄[11]。另一项研究显示:TBTB多合并支气管狭窄,尤其是中心气道狭窄(central airway stenosis due to tuberculosis,CASTB),大多数CASTB发生于青年和女性患者,其中瘢痕狭窄型TBTB占比最高(64.3%),其中35.7%的CASTB为管壁软化型,即使进行了充分的抗结核治疗仍可并发CASTB,甚至发生管腔闭塞、软化、肺毁损或危及生命[12, 13]。成人TBTB患者发生肺不张的概率为14.7%,管腔闭塞型患者100%并发肺不张,高龄、误诊、出现症状到支气管镜检时间越长,进展为瘢痕狭窄型并发肺不张的可能性更高[14]。针对儿童支气管结核的研究发现:40%~50%儿童肺结核患者合并TBTB[11],1岁以下儿童TBTB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喘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检出率为90%,气管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检出率为61%,其中淋巴瘘型是主要的类型(77%)[15]

对于无痰或少痰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检获取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标本结合实验室检验有助于对肺结核的早期诊断[2, 3, 4, 5, 6, 7,15, 16, 17]。支气管镜下联合胸腔灌注亚甲蓝及支气管造影有助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诊断,并对BPF瘘管、残端的位置、大小等情况进行评估,有助于排除或确立结核病或其他感染性疾病[18]

总之,常规支气管镜检有助于早期发现TBTB和BPF,进而获取合格的实验室检测样本,进行病原学、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测,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可显著缩短诊断的时限和提高诊断准确度。



2.细支气管镜与超细支气管镜: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发现,与常规支气管镜检比较,细支气管镜下获取的BALF可增加肺结核患者的检测阳性率[19]。超细支气管镜联合现场快速评估技术(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能显著缩短到达肺外周感染性病变的时间和操作时间,显著增加诊断的准确度,而且并发症更少[20]



3.超声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能够获取呼吸道管壁及管道外的组织结构的超声图像,通过彩色能量多普勒的功能,能够准确区分肿物、血管和淋巴结,增加了纵隔淋巴结取样、组织学和细菌学确诊的潜能[21],目前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22, 23]。系列研究发现,支气管内镜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显著提升了结核病的诊断效能[24, 25, 26, 27, 28, 29]。超声内镜有助于食管结核及肿瘤[30]、疑似胰腺癌的胰腺结核病[31]、孤立的腹腔淋巴结病变[32]、孤立性纵隔淋巴结结核病[33]或腹膜后结核病[34]等疾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EBUS-TBNA是一种用于超出气道壁之外的纵隔组织取样的微创介入术[22],对于结核病发病率低或中等发达国家的胸腔内淋巴结增大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安全性较好[23]。EBUS-TBNA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为71.4%,阴性预测值为98.5%,准确度达98.5%[24]。系列研究发现,EBUS-TBNA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显著提升了结核病诊断效能[24, 25, 26, 27, 28, 29]。与TBNA相比,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结节内的钳取活检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intranodal forceps biopsy,EBUS-IFB)是一种似乎可提高EBUS诊断效能的新技术,值得注意的是EBUS-TNBA/IFB可导致支气管内结核播散[22]。EBUS-TBN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25],继发纵隔炎、肺炎、纵隔脓肿、菌血症和发热等感染的发病率约为0.19%~0.54%[22]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冲洗或灌洗以及活检获取的呼吸道标本检测非常有利于确诊或排除各种炎症性疾病、感染或肿瘤[1, 2, 3, 4, 5, 6, 7, 8, 9]。但日本Shimoda等[35]研究发现,支气管肺活检标本培养对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即使采用含导管鞘的支气管内超声检查(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with a guide sheath,EBUS-GS)以及肺组织标本取样成功的前提下,其培养的价值也仍然有限。



4.导航支气管镜:回顾性研究发现,阿基米德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对引导下的支气管肺活检对儿童外周肺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6]。一项“NAVIGATOR”的单中心、前瞻性观察队列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发现,虚拟导航总的诊断效能达77%,其高低取决于结节大小、路径、获取病变的数量,不良反应少[37]。总之,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诊断效能高,可避免外科手术或经胸穿刺等。



(二)胸腔镜与纵隔镜技术


可弯曲胸腔镜在不明原因的胸液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结核和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和安全性均较高[38, 39],是诊断结核性胸液的主要确诊手段[40],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取样[38],联合胸液Survivin、干扰素诱导蛋白10等可增加对结核性胸液和恶性胸液鉴别诊断的效能,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价值[39]。但值得注意的是,结核病本身可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虽然可弯曲胸腔镜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但胸腔镜可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操作不当可发生肺大块栓塞而致死事件[40]。纵隔镜检可有效而安全地诊断纵隔淋巴结结核等病变[41, 42],声音嘶哑或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8%[42]。总之,内科胸腔镜及纵隔镜对胸膜结核和纵隔淋巴结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确诊价值。



(三)经皮引导穿刺技术


经皮穿刺活检的引导技术包括CT、C臂荧光透视、传统超声和胸膜超声弹性成像等进行肺结核[43, 44]、胸膜结核[45]、淋巴结结核[46, 47]与骨关节结核[48]及心肌结核[49]等活检。CT引导下经胸穿刺是诊断实性肺结节的金标准,其准确性依赖于结节>20 mm,而且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多,如气胸发生率约为26%,出血发生率为18%,肺外周病变的诊断阳性率约为75%[31],有助于肺结核[44]与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43]

传统的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诊断效能尚不满意,特别是对于胸膜厚度在≤5 mm和(或)无胸膜结节的情况下诊断效能更差。而胸膜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对于恶性胸液的诊断效能更佳,89例胸膜厚度≤5 mm和(或)无胸膜结节患者研究结果显示,UE对恶性胸液的诊断敏感度达88.7%,对结核性胸液的诊断敏感度为69.6%,术后胸痛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无气胸发生,UE指导下的对胸液的诊断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45]。超声引导下对颈淋巴结病变活检及联合组织病理和Xpert有助于对颈淋巴结结核(cervical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CTBL)的诊断,穿刺组织病理对CTBL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1%和100.0%,Xpert对CTBL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和97.5%,但组织病理学检查和Xpert诊断CTBL的一致性较差,Xpert比组织病理学诊断CTBL的效能高,但因敏感度问题Xpert仍不是临床诊断的理想方法,而且Xper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的一致性和异质性均较差,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Xpert的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对CTBL的诊断效能[46]。新加坡Koh等[47]采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发现我国1例男性患者肝内同一肿块同时存在肝结核和肝细胞癌,并经抗结核治疗后得到证实。

经皮骨关节穿刺也有助于少见的耻骨联合结核[48]及耐药骨结核的诊断[49]。经皮心肌和骨骼肌的穿刺有助于心肌结核病例[50]和股二头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药物诱导的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51]的确诊。日本Ishii等[52]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活检钳夹标本平均大小为2 mm,而胸腔镜下胸膜冷冻活检标本平均大小为6 mm;活检钳夹胸膜组织病理诊断阳性率为85.7%,而胸膜冷冻活检诊断阳性率为100.0%,但冷冻活检的胸膜培养阳性率(28.5%)低于活检钳夹胸膜组织培养阳性率(57.1%),冷冻不利于细菌生长,故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不宜进行冷冻胸膜组织的培养。



(四)检测技术


介入诊断的价值关键还体现在上述介入技术取样后高度准确的实验室技术的高效及合理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刷检、活检及BALF等标本对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检测效能和安全性均较好,刷检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98%、79.31%、78.05%,活检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90%、91.41%、72.41%,BALF的准确度、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80%、87.60%、66.67%[4]。其中对BALF采取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包括Xpert、Ultr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sequencing,mNGS)及纳米孔测序等。对于粟粒性肺结核罕见并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以及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等危重患者[9]也可经BALF的检测而确诊。BALF对免疫受损成人肺病患者的诊断效能达到52.4%,操作安全[16],但BALF的体积和细胞数可影响诊断,右肺中叶BALF最多,老年人的BALF体积和细胞数均较低,吸烟者BALF体积较低,但细胞数较高[17]。具体分子技术的应用如下。


1. Xpert技术:Mu等[2]采用Xpert成功从1例56 d女性患儿的BALF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而确诊。EBUS-TBNA联合Xpert等实验室技术诊断纵隔和肺门良恶性病变应用广泛,敏感度和特异度高[24, 25, 26, 27, 28]。EBUS-GS联合Xpert对孤立性肺结核瘤的诊断具有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EBUS-GS联合Xpert的敏感度(57.81%)显著高于Xpert(34.78%)[27]


2. Ultra技术:EBUS-GS或EBUS-TBNA获取的组织标本联合Ultra对于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高,但特异度低于Xpert,抗酸杆菌的显微镜检、液体培养、病理、Xpert和Ultra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3%、11.5%、42.7%、64.6%、78.1%,但Ultra和Xpert的特异度分别为59.6%、89.4%[26]


3. LAMP:LAMP对无痰/涂阴肺结核患者BALF的检测效能与Xpert基本一致,LAMP、Xpert和涂片镜检对无痰/涂阴肺结核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71.94%、72.66%和13.67%,特异度分别为98.92%、98.92%和100.00%,操作简便、价廉,更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3]

mNGS:支气管镜检及BALF的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肺结核诊断的重要工具[5]。BALF的mNGS和Xpert诊断HIV阳性肺结核敏感度分别为71%与47%,特异度均为100%。BALF的mNGS对MTB检测的敏感度优于培养,mNGS尚可快速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和其他病原体[7]


4. 纳米孔测序技术:BALF纳米孔测序、MGIT 960培养、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72.7%、27.3%、31.8%,特异度分别为78.6%、75.0%、96.4%,BALF纳米孔测序具有比Xpert和MGIT 960培养更佳的诊断效能[6]


5. 细胞和组织病理学技术:EBUS-TBNA联合细胞学和组织学与单独使用EBUS-TBNA技术相比,前者用于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和肺癌等病因的诊断效能更高,EBUS-TBNA获取的细胞学标本、组织学标本、EBUS-TBNA与标本的联合检测,三者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7.14%、83.33%、87.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7.22%、25.00%、21.42%,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1.42%、76.19%、80.00%[29]


6. 联合检测技术:联合检测技术包括不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联合以及不同标本与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联合。EBUS-GS联合Xpert和MGIT 960培养可进一步提高敏感度至62.50%,特异度增加至100.00%[27]。而分枝杆菌培养与Xpert和mNGS的联用可提高MTB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对影像学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作出确诊[7]。BALF与活检标本的联合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0%、88.8%、91.6%,均高于支气管冲洗液与活检标本的联合[1]

总之,包括Xpert、Ultra、LAMP、mNGS及纳米孔测序等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介入术获取的刷检、活检和BALF等各种临床标本的高效能检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著缩短了结核病诊断的时限和诊断的效能。


二、结核病的介入治疗技术


近年来随着呼吸内镜等介入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加之相关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介入治疗疗效提高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而且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53]。介入治疗集中在肺结核大咯血、TBTB、胸膜结核与结核相关瘘等疾病。



(一)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治疗涉及血管内栓塞、覆膜支架置入等。肺结核可发生致命性大咯血[54],与结核性主动脉瘤破裂[55]或肺动脉瘤/假性肺动脉瘤有关,一线治疗为经皮或血管内栓塞治疗[56]。覆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降段结核性动脉瘤也取得较好疗效[55]。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需联合抗血小板、止血和抗结核等治疗[56],结核性主动脉瘤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也必不可少[55],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可成功治愈支气管结核合并Dieulafoy病导致的致命性大咯血[57]。总之,血管内栓塞或覆膜支架是治疗结核性动脉瘤及致命性大咯血的救命措施,但须重视抗结核和抗凝治疗。



(二)TBTB的介入治疗


TBTB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硬镜的应用、经支气管镜冷热消融技术、狭窄气道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基础之上,TBTB的介入治疗发挥着较好的辅助作用[13, 14,58, 59, 60]。前瞻性研究发现,早期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加速Ⅰ型TBTB患者的病灶吸收,促进痰菌转阴,增强机体细胞免疫,有效抑制炎性反应[59]。全身化疗联合电子支气管镜下气道内滴药治疗TBTB患者的近期效果好而安全,复发率低[60]。支气管镜下冷冻可明显提高TBTB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气道内径[58]。CO2冷冻可改善TBTB淋巴结瘘婴儿的疗效,安全可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61]。冷冻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破溃期淋巴结瘘型患者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更高[62]

虽然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介入治疗面临巨大挑战[63],尤其是管腔闭塞型TBTB一直是介入治疗的难点[13,64],最严重的闭塞型患者常发生肺不张甚至肺毁损[13],但治疗成功的案例报道增多[13,64, 65, 66, 67],硬质支气管镜是重建气道通畅性的较好治疗技术,成人TBTB患者并发的肺不张经介入治疗后,86.7%患者最终肺复张或部分复张,高频电刀、冷冻消融联合球囊扩张等综合介入技术对于瘢痕狭窄型TBTB患者的中长期疗效好,并发症少[66]。导航联合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继以电刀打通、球囊扩张狭窄气道、丝裂霉素局部注射可成功治疗管腔闭塞型支气管结核[64]。闭塞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下纵隔造瘘后管腔再通及右全肺成功复张[65]

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可发挥立竿见影的功效。自膨覆膜性金属支架已用于气管支气管狭窄,尤其是复杂的结核后气管支气管狭窄(post-tuberculosis tracheobronchial stenosis,PTTS)伴发的软骨破坏或软化的治疗[68]。支气管镜下经肺实质结节抵达术(bronchoscopic transparenchymal nodule access,BTPNA)可达到肺结节获取标本、蒸汽或射频消融治疗实性肺结节、支气管阻塞的气道修复的临床价值,Jing等[69]采用BTPNA和硅酮支架置入使1例32岁左主支气管结核闭塞女性患者的左主支气管再通和左肺复张。但PTTS经硅酮支架置入缓解气道狭窄后面临支架取除的问题,韩国Kim等[70]对影响支架取除的因素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344例支架插入患者平均随访了47.9个月(26.9~85.2个月),约69%PTTS患者在支架移除后气道维持畅通,高龄和男性患者为首次支架移除成功的影响因素,肺实质无钙化、无肺段融合或无细支气管炎以及未波及气管病变者与成功的支架移除有关,与支架置入12个月比较发现,支架置入12~24个月与成功的支架移除有关。

总之,TBTB的介入治疗研究报道较多,近期治疗效果好而安全,其中气道支架置入的时间适当延长可能有助于提高气道通畅维持期限,今后有必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大样本研究。



(三)胸膜结核的介入治疗


胸膜结核的介入治疗主要涉及胸腔镜技术。2005—2018年,我国大陆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为2.5/100 000,呈增长态势[71]。对于耐药结核性脓胸,单孔胸腔镜纤维板剥脱术可获得与药物敏感结核性脓胸相当的疗效[72]。内科胸腔镜治疗Ⅰ期和Ⅱ期脓胸的效果显著优于Ⅲ期,安全而微创[73]。单孔胸腔镜下次全肺切除术可成功治疗难治性结核性气胸患者[74]。回顾性研究发现,单孔胸腔镜彻底清创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合并胸壁结核是安全可行的,结合术后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的远期疗效好[75]。“两孔法”胸腔镜胸膜剥脱术对Ⅲ期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胸廓形态恢复的影响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两孔法”的胸腔镜技术理念具有创伤小、手术视野广、操作空间大和技术易掌握等优点[76]。Ⅱ期和Ⅲ期结核性脓胸患者经三孔胸腔镜术后8 h疼痛强度显著高于单孔胸腔镜,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在单孔胸腔镜组显著低于三孔胸腔镜组[77]。以上提示,单孔或两孔胸腔镜可有效治疗各型结核性脓胸,安全,而且远期疗效良好,优于三孔胸腔镜手术。



(四)结核相关瘘的介入治疗


结核相关瘘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内镜钳夹、支架等封堵器置入及自体脂肪移植等瘘口封堵术。肺切除术后的BPF发生率约4.5%~20.0%,肺叶切除术后BPF的发生率约为0.5%~15.0%,微创内镜技术对BPF的治疗成功率约30%~80%,瘘的大小和诊断的及时性可影响治疗成功率。结核性食管纵隔瘘可采取包括内镜钳道内镜夹、支架置入、内科粘连和缝合等内镜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意大利Marchioni等[78]采用自体腹膜脂肪移植联合使用合成胶和透明质酸进行BPF的内镜下修补成功,脂肪团封堵后漏气立即停止,随访3个月无复发。经内镜钳道内镜夹可成功治愈结核病合并HIV感染并发的食管纵隔瘘患者[79],采用覆膜支架可成功封堵支架相关的气管食管瘘[63]。总之,随着封堵材料的研发和临床探索性研究,对瘘的镜下介入封堵带来了满意的疗效。


三、总结与展望


2023年国内外学者在支气管镜、胸腔镜及纵隔镜等多种呼吸内镜检查技术,超声、虚拟导航及CT等引导技术,(常规、透壁、末梢及冷冻)活检、刷检、冲洗、灌洗及各种经皮穿刺取样技术,病原学、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检验技术,(硬镜技术机械铲除、热及冷)消融技术及(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扩张技术等介入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显著提高了成人和儿童TBTB、痰涂阴肺结核、肺外结核的早期精准诊断效能,提高了TBTB、肺结核、胸膜结核及结核相关瘘的介入治疗效果,避免了严重并发症发生。


当然,针对耐药结核病、反复回缩型TBTB等问题的临床精确诊治,目前仍然是我们结核病临床工作者面临的困难与挑战[80]。如何进一步提高结核病精确诊治是临床工作的研究重点。相信针对结核病的高效安全的介入诊治新理念、新技术、新策略会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造福更多结核病患者,为实现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及国家大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略)


作者:杨松 郭建琼 李同心 唐神结;单位: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老年结核病·综合内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中心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引用本文: 杨松, 郭建琼, 李同心, 等. 结核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年度进展2023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4, 47(4) : 363-370.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31114-00308.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原链接戳:【年度综述】结核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年度进展2023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163